6月30日下午4时,广州民办初中招生网上填报志愿结束。市教育局随即举行了民办初中报名志愿数据备份封存仪式。
今年填报民办初中志愿的适龄儿童共49046人,广州市总招生计划为47940人,除去“九年制学校等按本区规定已录取的计划”人数外,全市最终剩余30978个学位。
其实,这个并没有统一的标准,各地情况不太一样。各地的发放方式分为按月、按天和按小时发放三类。
最高3000元,一般1000元左右
相关负责人提醒,建议适龄儿童家长及时留意各区教育局电脑派位结果。因各种原因未能填报志愿或未派中学位且有需要的适龄儿童,其家长可按当地区规定参加补录,请及时留意当地区教育局发布的相关信息。
“高温津贴是啥,能吃吗?”
咱们按照3个月来算,在绝大多数省份,高温补贴大约1000元。而在海南,则超过了2000元!
可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
比如,有些省份区分室内工作和露天工作,或者区分高温作业人员和非高温作业人员,具体的数额还要根据工作岗位而定。
当然,如果所在企业没有工会,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,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。
其实,目前很多劳动者并不清楚是否拿到了规定标准的高温津贴,单靠用人单位自觉发放还不够。有律师建议,对于少发漏发的单位,应进行行政处罚,以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。
一些地方标准过于复杂
“天都变凉了,高温津贴却连影子都没见到!”
其实,在执行过程中,有的地方标准过于复杂,有的还要按照实际温度区别发放……五花八门的操作,让领钱这件事并不轻松。
不少人关心,高温津贴能领多少钱?
根据小编的梳理,大多数省份的标准为每月300元左右。
钱虽然不算太多,关键是好不好领取?
不仅如此,还有部分劳动者明知用人单位未发放高温补贴,也是敢怒不敢言,害怕“追回一只鸡得杀一头牛”。
当然,即便是在同一省份,每个人领取的金额也不尽相同。
除此之外,一些地方高温津贴标准多年未变,也让一些网友诟病。比如,湖南省2005年规定,高温津贴标准为每人最低每月150元,这一标准已有10多年未调整;河南、广东等地的高温津贴标准也都10来年没有调整过了。
广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志愿填报工作现已结束,不能再修改志愿。根据政策要求,对于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初中,各区教育局将于7月2日组织电脑派位。
首先,复杂的发放标准让企业有空子可钻。比如,海南、甘肃等地根据气温超过35摄氏度的天数按日计发。江西允许企业按实际需要选择进行按月或按天发放,并规定非全日制用工的标准每人每小时不低于3元。
看来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既然这笔钱政府规定的明明白白,那咱们劳动者也应该正大光明地领取!
当然,还有一个因素非常关键,那就是每年发放几个月,这个取决于各地高温的时间长度。
对于职工来讲,领不到这笔钱,难道只能忍吗?
此外,由于高温津贴不包含在最低工资标准范围内,如遇用人单位不发津贴,职工也可以先向企业工会反映情况,由企业工会与公司直接协商,开展维权。
能领多少钱?好不好领取?领不到咋办?
比如,海南省发放高温津贴时间长达7个月,而大多数省份发放时间为3个月左右。
专家建议,用人单位如果不依法支付高温津贴,劳动者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或投诉,用人单位如果拒绝整改,可按拖欠工资相关条款给予处罚。
其次,还有些企业以防暑降温饮料充抵高温津贴。也就是说,明明要的是钱,结果给的却是水……
而在陕西,室外人员每天补贴为25元,发放时间为4个月,算下来总共为3000元(不考虑周末假期等情况)。
随着三伏天渐行渐远,不少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的小伙伴们却纷纷吐槽:
近期评论